“精”“明”的昆山创新
来源:联讯会展 时间:2018-10-29 08:33 点击数:423
10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江苏省昆山市再次排名榜单第一。
昆山还能蝉联第一多久?一组数据给了支撑:上半年,昆山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产值增长1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9%和49.7%。而在2017年,昆山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1000家,人才贡献率达50.9%,在全国县级市无出其右。
这些数据的产生,源于昆山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精”“明”。
“精”:立足支柱产业释放新动能
“今年又有几个项目将要投入建设。”专门跟踪昆山经济发展的昆山日报社记者史赛习以为常。他所说的项目是指中科曙光、澜起科技、京东二期项目等众多十亿乃至百亿级别的项目。
目前,昆山拥有集成电路超千亿产业,以及11个百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是昆山产业发展的绝对支柱之一,但原有的一些产业集群,不少都是属于中下游制造加工、组装企业,未来发展十分有限。
中科曙光、澜起科技、世硕之类的项目则不一样,它们是集成电路产业高端领域项目,拥有自主可控技术。
“昆山十分注重培育新竞争力的项目,依托现有产业大盘,将产业新动能培育起来。”史赛介绍,“比如世硕电子,第一年产值就可达百亿。这些小而新的产业,对昆山未来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制造服务业,也是昆山的重点布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值在200亿元左右。在发展该产业时,昆山十分注重它在当地产业中的应用,真正服务本土制造业。”史赛表示,这样,两个产业可实现转型升级、共同发展。
而本月,位于昆山高新区的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奠基,标志着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重大合作项目正式实施,也标志着昆山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昆山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瞄准自主可控,狠抓人才科创,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产业,着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承接未来更大、更深入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型企业,也需要高质量平台。位于昆山的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有着同样的创新属性。其中,工业园区建成科技载体600多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而相城区则积极对接大院大所,与省产研院共建阳澄国际研发产业园,与中科院和北大、清华、复旦等高等院校合作成立各类科研平台,紫光集团、智路资本等战略项目相继落户。
可以说,昆山产业培育的特点在于通过靶向思维,客观分析主导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精准判断在哪些领域做投入和突破。这种创新前瞻性,让昆山总是能够准确判断发展大势的转变,并及时做出主动选择。
“明”:十年布局小核酸
如果说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产出井喷期后的再投入阶段,那么作为昆山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则是“十年磨一剑”。
今年,以小核酸产业为核心代表的生物医药领域开始在昆山有了产出期的苗头。
目前,昆山的小核酸开始“激活”:首个小核酸药物QPI-1007进入临床试验,实现了我国小核酸药物临床研究零的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核酸大规模液相合成技术进入中试;通过高端国际合作共同开发的小核酸递送技术得以突破;泽璟1.1类新药泽普生进入临床三期……不到10年,昆山已经能够提供全国80%的小核酸服务及科研试剂供应、90%的小核酸原料及药物、90%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品种线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平台。
昆山工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金洪建告诉记者,昆山迅速成立了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国内最强研究团队,近十年始终滚动支持小核酸及生物医药项目发展。
“在十年前,昆山邀请了最顶尖的专家多方论证,最终选定了小核酸,并给企业和产业作出承诺。事实证明,这么多年过去了,政府还在履行诺言,不断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方、昆山创源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绍霖告诉记者。
程绍霖认为,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让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政府提供发展条件和便利,“这成为小核酸产业得以发展的可能。”
如今,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研究基地,目前已有10多个新药或医疗器械品种进入临床研究,还有一批创新品种新药正在申报临床,一个百亿乃至千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成形。
“实际上不是在创企业,更应该是创产业。”程绍霖表示,这是在做一件从“0”到“1”的事情,十年前,昆山看明白了未来的机会,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很难,而且还是十年,昆山不是在赌,而是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